快捷导航   成都中考政策指南   2018成都中考大事记   成都中考手册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查询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成都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 正文

2012备战中考 中考作文常见病点评范例(7)

来源:360doc        2011-11-21 16:52:47

说两句

  •   ⑦展开回忆

      这种开头,大多把读者引入往事的回忆中……

      如魏巍的《我的老师》的开头:"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芸芝先生。"再如张洁的《挖荠菜》的开头:"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又如刘绍棠的《榆钱饭》一文的开头:"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

      ⑧人物介绍

      开篇交代人物,以便展开下文。如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开篇是: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50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⑨故事入题

      这类开头颇有独创性。

      如张民的《人生不打草稿》的开头就是这样的范例:"有_位书法家教他的几个学生练字。有一次,他的一个经常用废旧报纸练字的学生说,学了很长时间,可一直没有大的进步。书法家就对他说:'如果你改用最好的纸来写,可能会写的更好。

      "那个学生按照书法家说的去做了。果然,没过多久,他的字大有长进。他奇怪地问书法家是什么原因。书法家说,因为你用旧报纸写字的时候,总会感觉是在打草稿,即使写得不好也无所谓,认为以后还有机会,而用最好的纸时,有一种正式的心态,从而专心致志去写,字就能够写好。"

      上述所列举的九种方法,只是我们常见常用的文章开头,例举的目的仅供读者参考,更何况"文无定法",我们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读者有更多、更精彩、更富有创意的开头,在全文起"领头羊"的作用,给读者美的享受。

      前文已把文章的开头称为"豹头",那么好的结尾就称之为"凤尾"。我们常见的文章结尾方法有哪些呢?

      ①哲理收尾

      饱含哲理,发人深省的收尾,不仅深化了主旨,还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哲理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换句通俗的说法便是那种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如鲁迅的名篇《故乡》,其结尾是哲理收尾的范例:"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里关于"希望"的"有…'无",议论精辟。只是希望,却不去努力,那么有希望也徒然,即"本无所谓有";反之

      _'有希望并决心实践,才有实现的可能,即"无所谓无的"。p而后,以路设喻,无论是自然界的路,还是人生的征途,都要我们积极地勇敢地去探索去实践。这路就在脚下,这希望就在脚下。哲理收尾是一种美,因为它以富有哲学色彩的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无论是人生哲理,还是社会哲理。

      ②余味无穷

      指文章的结尾委婉含蓄,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如鲁迅的著名小说《孔乙己》结尾便起到了余味无穷的特别效果。作者在叙述了孔乙己悲惨的一生遭遇后,仅用一句话结束全文:"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看似矛盾实际上合乎情理的话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到现在终于没有见",既点明了"没有见"到孔乙己的时间(已有二十多年),又精心地选用了"终于"这个副词,委婉地传递了"我"等待孔乙己再来的心境,但毕竟没有再来;那么他到哪里去了呢?"我",今天的"我"不希望他死,即使掌柜也希望他活着偿还那所欠的十九个大钱。不过,二十多年来再没有孔乙己生死的消息,所以只能用"大约"估猜;但是根据孔乙己打折了腿最后一次到酒店的情景,只有死路一条的可能,何况已这么长时间,于是用"的确"作肯定的判断。

      这样的结尾如一面反光镜,让读者从这矛盾的措辞中去追溯孔乙己悲惨的一生,去联想孔乙己式的中国封建科举之毒至深的人物的命运,去思考丁举人为什么对同是读书人的孔乙已那么凶狠毒辣………这"大约"和"的确"永远镌刻在读者的心田,这正是"余味无穷"的魅力所在。

      ③篇末点题

      自然收尾;这是一种常用的结尾方法。如萧乾的《枣核》结尾就是这样的范例:"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作者在结构的安排上,巧妙地运用了悬念的艺术用法,紧紧抓住读者的心弦。文章一开头便说生枣核的用途"蹊跷",朋友又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没有当即说明生枣核的用途,引人深思。在踏访后花园时,朋友才说明了要生枣核的深刻用意,读者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将会生一种期待的心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一种割舍不断的浓浓思乡之情。

      ④照应开头。结束回忆

      这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恰当地运用照应的方法,可以使文章内容完整,结构严谨,前呼后应,环环相扣。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就是这样的结尾:

      "这件事已经过去四年多了。但是,这激动人心的一幕,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者,没有舍得穿它一次。我深深知道,我经历的这件事,在敬爱的周总理一生的伟大革命实践中,不过是微乎其微的一件小事,然而,从这件小事上,我们看到的是周总理那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

      这段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先抒写了对这件往事的深刻印象和珍藏这件衬衫的心情,接着以出自内心的感触说出这件事的深刻意义:"我们看到的是周总理那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达到了完美的结构吻合。

      ⑤篇末抒情

      进一步深化中心,提出希望,有强烈的震慑力。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结尾就是这样的范例:"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的幸福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作者一口气用了六个排比句,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愿望--要读者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从而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共鸣,由衷地发出: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样就达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⑥逆向陡转

      在众多的结尾之中,有一种出人意外,急转直下的技法,那就是"逆向陡转法"。

      例如伊索寓言中《蚊子和狮子》写蚊子打败了凶猛异常的狮子后洋洋自得,最后却被蜘蛛网粘住了,成为蜘蛛的口中之物。这么出人意外的结尾,写出了从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的转化,告诫人们:骄必败!

      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主要情节是:菲利普一家盼于勒--夸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由"盼"到"躲",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情节的发展,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菲利普夫妇"盼于勒"是因为得知于勒发了财,"躲于勒"是因为于勒成为穷光蛋。可见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完全着眼于金钱。这样,看似"反常"的情节却是很正常的了。

      这种逆向陡转的结尾,不仅给人以新奇感,更让人去回味去思索去遐想,增添了文章的魅力。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成都中考手册

    成都中考手册

    2014年中考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中考网编辑团队将成都中考政策......[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考政策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招计划

    报考择校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分析

    重点高中

    铁路中学

    树德光华

    石室天府

    华西中学

    七中万达

    十八中学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