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成都中考政策指南   2018成都中考大事记   成都中考手册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查询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成都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 正文

2012备战中考 中考作文常见病点评范例(5)

来源:360doc        2011-11-21 16:52:47

说两句

  •   (二)语句衔接。

      这是文章过渡的另一种方法。它是文章层次或段落之间的衔接转换,在上下文中起桥梁作用,使前后相关的两层思或段落上下连贯,写作中重视语句衔接,可以使文章完整、紧凑、自然、流畅。

      语句衔接的形式一类是在层次和段落之间,用承上启下的句子衔接。

      如《孔乙己》一文中用了"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一句话,上连孔乙己使人快活的全部内容,下接孔乙己不复聊生的悲惨结局,说明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人们的笑料罢了。这里的"语句衔接法"运用得如此巧妙自然,令人拍案叫绝。

      语句衔接的另一类形式是用词或短语衔接。常用的词语有:"由此可见""总而言之~因此""但是""其实""那么"等关联词语,在文章中常常见到。

      从上述实例中可以看出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无论用句子衔接,还是用词语衔接,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至于什么情况下用词语,什么情况下用句子,要看实际需要,不能一概而论。

      (三)段落过渡法。

      在内容转移,跨度较大或倒叙与顺叙相转接的地方,一般用这种方法。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部分写百草园是乐园,第二部分写三味书屋的生活,这两部分内容跨度较大,如何跳跃过去,中间便用了过渡段: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用过渡的目的是使文章上下连贯,前后衔接,浑然一体。

      总之,过渡是文章的需要和自然衔接,该用的情况下必须用,不需要的时候就不必自寻烦恼。顺其自然,方能达到内容和结构的和谐统一。

      不能合理地掌握和运用开头和结尾的正确方法。

      野炊

      我们班为了使学生走出教室,扩大视野,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班主任宣布:到梓山村去搞一次野炊活动。

      这天清晨,太阳刚露出半个脸蛋,我就起了床,忙着准备野炊的食品。这时,妈妈也起来为我整理用具。

      上午九点整,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这里据说是我们益阳市很有名气的风景点,那里林木葱葱,野花遍地。大家休息了_会儿,班主任为我们划分了各小组活动的区域。我们便动手垒灶搭锅,准备做饭,一提起做饭大家都认为非常简单,只要垒好灶;点上火就可以把饭做好。谁知一开始就遇到了拦路虎,我好不容易把火点燃,只见灶里窜出来的不是火苗,而是浓烟,我一看急了,顺手抓起身旁的一顶草帽使劲地扇了起来,旁边几个同学也趴在地上用力地向灶里吹气。哪知越扇浓烟越大,加上我们的灶又迎着风口,风一吹,滚滚浓烟熏得我们几个同学直淌眼泪。这时,班主任过来看到我们脸上黑一块白一块的,再看灶里那冒着浓烟的柴堆,风趣地笑道:"怎么!你们几个这么早就化了装,是想登台演出吗?"我们互相对视着,觉得又好笑又怪不好意思。他叫我们把那冒着浓烟的湿柴从灶里抽出来,对我们说:"你们看,这柴是湿的,怎么烧得着?"这时我才注意到在这低洼之地所拾的柴大都是湿漉漉的。原先我想,只要是柴就燃得着,何必像其他同学那样跑到老远的地方去拾呢?唉!这下可好了,够自作自受了!接着班主任说:"这灶也没有垒好,应该垒在背风的地方,才不会让风把火吹灭,更不会把你们熏成这个样子。"说完,他亲自动手帮我们重新垒好了灶,换上干柴,点火做饭,看着那徐徐跳动的火苗,我才松了一口气。心想,这做饭也大有学问啊!可就在这时,我突然发现手里拿着的是班主任的一顶草帽,由于刚才只顾使劲扇火,竞把草帽的辫带扯开了。真是"祸不单行"啊!我赶紧拿着草帽向班主任道歉,他接过草帽笑着说:"不要紧的,回去用针缝拢来就行了。"稍停后,又对我说:"做饭有什么稀奇!不就是用火把柴点着就行了吗?"我一听这话,怪刺耳的,刹时脸红到了耳根。三天前的那个场面。立即闪现在我的眼前。当时班主任布置,出外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野炊,要自己动手做饭。我一听,满不在乎。就在同学们面前摔下了大话:"做饭有什么稀奇,不就是用火把柴点着就行了吗?"现在看起来,我的这种想法错了。

      刚才,班主任的话虽不是滋味,但它含着幽默,的确值得我深深回味。我在做饭的这件小事上碰了壁。我真该虚心接受老师的意见,重视在实践中学习,做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际经验的人。

      这篇作文写野炊,中间的内容很充实,小作者的失误在哪儿呢?那就是绕弯子的开头,说教式的结尾,如果把开头和结尾划波浪线的句子删去,就是一篇成功的习作。

      在写作中我们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更要有精彩的煞尾,即"豹头凤尾"。文章开头应该像"豹头"那样单一、醒目,惊人,富有吸引人的艺术魅力。文章开头应该新颖别致,引人注目,能够启发读者的思路,能够使读者迅速抓住文章的要旨。"凤尾",是对写作结尾的基本要求。好的结尾能够使读者回味无穷,加深认识,有鼓舞读者前进的力量。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对学生来说,最难的莫过于作文的开头,我们常见的文章开头有:

      ①开篇点题

      即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开门见山是一种运用得很普遍的开头方法。它之所以广为应用,就因为它一开头就直入本题。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时间弥足珍贵,看文章的人都希望尽快地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倘若在开头处拐弯抹角,枝枝蔓蔓,一味在题外转悠,那么即使内容很好,也难以激起别人阅读下去的兴趣。

      开门见山的开头方法,在我们初中语文课本中也比较常见:《白杨礼赞》的第一句便是"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句话便定准赞颂基调并点明对象。

      《背影》的第一句是:"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话便直接点题--难忘背影。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成都中考手册

    成都中考手册

    2014年中考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中考网编辑团队将成都中考政策......[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考政策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招计划

    报考择校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分析

    重点高中

    铁路中学

    树德光华

    石室天府

    华西中学

    七中万达

    十八中学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