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成都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 正文
来源:360doc 2011-11-21 16:52:47
缺少过渡或过渡不自然。
风景这边独好
我要向你介绍的不是什么名山大川,旅游胜地,而是一处不为人所知的地方--我们学校的一个林荫角。
此处没有参天古树,却也整齐地排着几列水杉;没有西湖般美丽的景色,却也有一潭水塘,还有各种花草。现在正值万木复苏,春回大地,百鸟欢歌之际,此处就显得特别美丽、幽静。当大地刚从薄幕中苏醒过来时,树下的长凳上已坐满了读书人。虽说人多,但读书声并不重,轻轻的,柔柔的,似乎怕打破这静谧的早晨。早晨是如此,下午又如何呢?一放学,许多同学就拿上各种棋、笛、书、口琴等,直奔此处。一会便纷纷杂杂地坐好,开始干各自的事。胜利时的欢笑声,失败时的叹息声,下棋时的欢叫声,夹杂在一起,此时树上的小鸟也仿佛在助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记得有一次,一位跛脚的同学忘了带笔,想回去拿,但路很远不方便。于是想借,但他发现旁边的同学也只有一支笔,也就不作声。可是她看出了他的心思,把笔给他说:"我还有一支呢!"他将信将疑地拿上,她就转身向教室跑去……这是一件助人为乐的好事,然而在这里却屡见不鲜。还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同学在吹笛,很好听,便想学学,我呆呆地望着他,他发现我望着他,就笑着说:"你想学吗?""嗯。"我急忙回答,但转念一想,他不久就要参加中考,还会教我吗?出乎意料的是,他竞答应了我……
这里的风景并不能说是最好,但这里是同学们的乐园,更是同学们心中的神圣净土。我高声赞叹,"风景这边独好!"
本文着重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校园林荫角之美,二是此处充满了友爱互助的气氛。这两部分内容跨度较大,该作者简单地"跳跃"过去,致使文气中断,结构松散。出现这类毛病,常与忘了过渡有关。如果在这两部分之间插入一段过渡文字:
"我要赞美它,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美,它是我们的乐园,更是因为此处充满了友爱互助的气氛。"
这样就很自然地使上下文贯通,不露破绽。由此看来,要重视文章的过渡,不可掉以轻心。
过渡是指层次、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它是连接上下文的纽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文章结构严谨,衔接自然,成为有机的整体。
在文章中如何过渡呢?
(一)文无定法。往往因文而异。
很多写作上成功的文章大多采用设问搭桥的手法。其表现形式为用设问的形式,创设悬念,自然引出下文。它把作者要写的主要内容一下子提到读者面前,清晰、突出、强烈,引人思索。然后便面对问题,向读者娓娓道来,这样一种过渡方法,不仅拓宽了写作思路,丰富了文章内容,激起读者的思考,而且显示了作者在侃侃而谈中引入话题的才能。
请看下文: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文章首段在浓浓的抒情之后,紧接着用一个设问句过渡,既点明题旨,又引出下文,使上下文如榫相接,十分自然由此看来,设问搭桥的方法不落俗套,用得好能收到言少意丰的效果。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