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成都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六桥》阅读答案: 1.文章写的是六桥,开篇作者却花大量笔墨 慢慢地把人类和水的因缘回想一遍 ,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6分) 答案:(1)指出水和陆地的和谐交融是人类心灵追求的一种平衡。 (2)解释了诗人建造
《十三岁的际遇》阅读答案: 1.作者第一次知道 北大 ,是什么时候?是怎样知道的?(2分) 答案:我七岁的时侯,看一张照片时妈妈告诉我的。 2.作者十岁时,乘汽车从北大校门口经过,为什么固执地扭过头去,不看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阅读答案: 1.与人相比,树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加以概括,分条陈述。(3分) 答案:(1)树比人活的长久,但并不以词傲人;(2)树绝对不伤人;(3)树比人坚忍;(4)树会帮助人。 2.简要阐释
《想飞》阅读答案: 1.简析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云雀的意图。(3分) 答案:①描写云雀飞向青天的高远和快活;②引出 我 对 飞 的渴望。 2.为什么只有 饿老鹰 成了 我做孩子时的 大鹏 ?(4分) 答案:①庄子笔下
《惠安女子》阅读答案: 1.《惠安女子》显示了诗人善于从客观生活中提炼诗歌意象的能力。请你撷取诗中的意象,描述诗中所表现的情景。(3分) 意象:意象:银饰、腰肢、海面、浪花、洞箫和琵琶。 情景:夕阳的余晖
《怒绿》阅读答案: 1.文章最后说: 那绿,是一种非同一般的绿。 这棵槐树的绿的 非同一般 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①遭遇悲惨:那棵槐树被汽车撞断,几乎不保(2分)。 ②生命顽强:春天,它却抽出新芽,爆出新绿
《梦中芦苇》阅读答案: 1.本文题为 梦中芦苇 ,首段却以 水 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4分) 答案:⑴为下文引出芦苇的叙写做铺垫。水遍布于故乡,而有水的地方就有芦苇,把芦苇放在故乡广阔的背景下
《小家庭制度下的牺牲》阅读答案: 1。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两位老人怎样的情感?(4分) (1)老太太灰白着脸,嘴唇颤动,似乎要说话,却说不出来。 答案:表现了老太太为丈夫找不到工作,儿子不顾及家庭的伤心
《稀释但斗阅读答案: 1.文章第一段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段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这段环境描写突出了佛罗伦萨的古老,夜晚宁静。(2分)作用:营造了一种静寂、凄暗的氛围,为下文描
《诗人的死是生》阅读答案: 1.青年诗人为什么一遍遍呼唤死神的降临?(4分) 答案:穷困潦倒,疲惫不堪;饱受排斥,惨遭抛弃;缺少爱;在这个世界上生不如死,渴求解脱。 2.作者为什么把青年诗人的死亡写得那么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阅读答案: 1. 歌唱 的意思是赞美, 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实则是歌唱延安、歌唱延安青年、歌唱自己告别过去后的新生活、新世界。 2.全诗揭示主题的诗句是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神奇的丝瓜》阅读答案: 1.在丝瓜的成长过程中,哪些神奇现象引起了作者的深思?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丝瓜秧生长迅速,细秧能养育出浓绿的瓜叶,充满了活力与生机丝瓜能控制瓜的生长,似乎有思想。 2.品味下面
《外婆和鞋》阅读答案: 1.一双普通的拖鞋为什么让 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 ? 答案:因为这双鞋是外婆的慈爱的见证,是亲情的象征,它使得回忆变得温暖,生命变得温柔。 2.用一句话概括第3~7段的内容。 答案:
《共老》阅读答案: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D)(5分) A、题目 共老 是全文的叙事线索,指的是兄弟姐妹一起变老,共同走完漫长的人生旅程。 B、第一段描写公园很小,被大楼紧紧裹着,暗示出
《母亲的羽衣》阅读答案: 1.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文中 母亲的羽衣 究竟指的是什么?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 母亲 在 决定做一个母亲 前倍受宠爱、无牵无挂、自由快乐幸福的美好生活(2分)。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