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成都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 正文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暖心音 2014-04-14 17:31:06
二:抓住被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
常见题型:本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具有自以为的特点?
答题格式:本文说明的中心是……,具有……的特点。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等。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是事物的特征。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例如《死海不死》一文,围绕死海的特征,从三个角度进行说明:先说死海的“死”(现象特征),再说死海的“不死”(本质特征),最后又说到死海的“不死”与“死”(现状与未来发展特征)。这样死海的全面特征便被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来了。
三:归纳说明方法
常见题型:第几段(**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格式: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准确(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
阅读说明文时,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是作用。
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有:
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
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做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做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打比方:可达到想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列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做诠释: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确切的了解。
摹状貌: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四: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
常见题型:(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理清全文的思路,根据第**段的内容,把下面的空缺处填写完整。
答题格式:(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2)解答此题时,只需概括第**段的内容即可。
概括要点时,要重视总括句,总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概括要点时意思要简明扼要,再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
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有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手机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五: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常见题型:(1)“**”词好在哪里?(2)“**”能不能删掉?
答题格式:(1)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了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2)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之后就没有这种效果了。②不能,删掉了“**”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了;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