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成都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 正文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暖心音 2014-04-14 17:31:06
记叙文阅读
一.记叙的线索
注意文章的标题,不少标题就是线索。
注意表时间或空间的词语,有的是以时间变化为线索,有的是以空间转换为线索。
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这种情况往往是以具体的人、事、物为线索。
注意抒情、议论句。抒情议论句往往是文章的一条感情线索。
二.记叙的要素
一篇记叙文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记叙的顺序
主要掌握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
顺叙的特点是脉络清楚,层次分明,便于读者明白事情的具体过程。
倒叙可以使文章富有一定的悬念,能够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插叙的作用是对主要情节或人物描写起补充、衬托的作用。分析插叙要把握两点:一是转入插叙的过渡句。二是由插叙转到顺叙的过渡句,它们衔接要自然、完美。阅读时要注意插叙前后的过渡性文字
四.记叙人称
多为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第二人称:显得更亲切、更自然。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叙述。少数特殊文体会采用第二人称,如书信。
五.记叙的详略
确定记叙的详略标准应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详写:就是具体细致地记叙描写,使文章中心突出,形象生动感人。一般来说,与中心关系密切,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要详写。
略写:是简洁地介绍某一问题或某些情况,使主体全貌清晰,文章结构完整,叙事脉络清楚。略写的材料,一般是与中心关系不大的,起辅助、补充、烘托中心的作用。
六.文章的表达方式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兼有说明、议论、抒情。
(1)描写
①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环境描写: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品质,推动情节发展,起衬托中心思想的作用。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社会风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③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来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中心思想。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其他人物或周围的环境烘托出描写对象的特质。侧面描写可分为人物烘托和环境烘托两种。一是人物烘托:借助与描写对象相关的人的言语、行为、外貌、神态、心理等,烘托出描写对象的特质。二是环境烘托:借助描写对象身处的环境,如地域、社会状况、环境气氛、场所摆设等,烘托出描写对象的特质。
④细节描写
是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⑤白描,即简笔勾勒,使文字朴实、简练‘干脆。
(2)抒情的种类
①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②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
(3)议论的作用
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七.文章的结构层次
划分段落层次方法:①按时间推进划分(时间词语为标志);②按空间变化划分(地点词语为标志);③按感情的变化划分;④按逻辑关系划分(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⑤小说按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
八.文章的布局特色
(1)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
(2)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3)材料和中心的关系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等。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