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成都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真题 > 语文真题 > 正文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智康1对1 2013-06-17 11:41:37
【答案】
(1)①窈窕淑女;②不求闻达于诸侯;③似曾相识燕归来。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解析】
(1)题考查上下句默写,能够背诵诗句就能够写出来。要注意的是不能写错一个字,一个字写错整句零分。要把字写清楚。任选两句,找自己有把握的两句写,如果三句都写,则只看前两句。所以考生需要仔细斟酌。
默写全诗,比写上下句对考生的要求要高。但是两首诗任选一首,又在无形中降低了难度。而且,相对于11年以前的理解性默写来说,更是简单。这道题仍然需要考生选择自己有十足把握的来写。这种类型的题已经连续出了三年。以后还有继续下去的趋势。
诗词默写都是课内要求背诵的,不超纲,所以不能失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
经营好你的人生
9.从全文来看,围绕"经营好你的人生"这个观点,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2分)
【答案】①确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②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每点1分)
【解析】这道题考查从文章当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从第①段"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对于实现自身价值至关重要"和第④段"确立好人生目标之后,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值得我们思考了"这两句话可以总结出来。文章题目"经营好你的人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①到③段通过贝尔纳的例子,告诉读者要确立好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第④段过渡,提出要用正确的态度和行动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第⑤到第⑥段对第④段提出的观点进行展开论证。第⑦段总结。这样把文章的内容和条理梳理出来,能够帮助我们进行下面的答题。
10.第②段中举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什么道理?(2分)
【答案】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2分)
【解析】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在上一题的解析中我们已经知道,①到③段是第一部分,其中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说明的是"确立什么样的目标"这一观点。答案在第③段最后一句。
11.第⑤段作者在提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须坚持的"这一观点后,是怎样展开论证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作家二月河和电脑公司总经理佘德发的例子证明了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②运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鲁迅的名言证明这一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每点2分,答出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这道题考查论证方法。答这样的题要注意先答出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要证明什么样的观点,然后答出论证方法的作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它们的作用有:举例论证能够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道理论证能够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比喻论证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地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对比论证突出强调其中一个观点;引用论证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或者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作者往下读(根据引用材料的具体情况而论)。
12.除了文中所讲的"踏实努力"这一"砝码"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可以充当人生天平另一端的"砝码"呢?请联系生活,试举一例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案】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举例略。(开放性试题,联系生活实际,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开放性试题。能够答出积极向上的品质并举例说明即可。
需要指出的是,07-09年中考的第一个现代文阅读都是考的议论文,10年-12年考说明文。今年又考议论文,所以,对于议论文,我们应该花多少功夫在上面已经不言而喻了。
今年的议论文考的较为简单。第9、10题都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第11题考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考的比较常规,第12题是谈自己的看法,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自由发挥的余地比较大。除了注意这些类型之外,我们看到一篇议论文,要知道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哪种论据类型(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文章的论证思路(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语言特点是什么(简明平实、幽默风趣等等),写作特点是什么(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掌握了这些,再通过对文章的理解,议论文就基本不会失分了。
五、作文(60分)
鲁迅先生在《社戏》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家琦君在异乡面对自己酿就的春酒,也发出感慨: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正真的家醅呢?
时光流逝,事实变迁,让我们的生活里有太多的"再也没有"。"再也没有"也许是一份不再拥有的遗憾,也许更是一种成长中的美好。"再也没有"里,有对往事的追念,有对现实的感怀,有对未来的期盼……
请以"再也没有"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解析】
今年的作文题还是延续去年材料加命题的方式。从材料来看,命题人趋向于回归教材,要求学生把握课文中心思想,然后结合题目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当出现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审准材料的意思。即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文题"再也没有"看似命题作文,实则半命题。再也没有什么,需要在作文中明确出来,也就是中心。再结合材料,作文的时间范围是过去发生的事,"再也没有"强调这些往事或经历的不可复制性,唯一性。
立意广泛,根据命题,可以写一些已经逝去的现象、人物等,主要是缅怀过去。可以写童年,童年趣事,童年的伙伴和故事;可以写友情,曾经要好的朋友难忘的时光;可以写亲情,逝去的亲人曾经关心我的日子;可以写老师,再也没有曾经的某位老师给我留下的独特记忆。可以从环保的角度看,曾经的蓝天白云,绿柳如茵,鱼戏清溪,如今都再也没有了等等。
B卷(50分)
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清平乐
【解析】
此词写于1182年,作者被免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
(1)上句"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字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1分)
(2)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结局,辛酸之情跃然纸上。他半夜惊觉,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沙场点兵而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和自己的满头白发,落差之大可悲可叹。(1分)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里万里河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见他失意时心系的不是自身处境的艰难而是中原统一的大业,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1分)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参考答案】
3、D
4、(1)译文: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落实"纳""急"各1分,大意通顺1分)
(2)王芬性情粗疏没有韬略,这事必定成功不了,而且会祸及宗族。您千万不要参与!(落实"疏""武"各1分,大意通顺1分。)
5、(德行高尚,言行一致。(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见识过人。(阻止陶丘洪帮助王芬废帝之事)
(名士高风。(巧妙的谢绝部下和百姓送的礼物)
(任意答到其中两点并结合文段实例即可得4分。)
【解析】今年的课外文言文仍然以人物传记为文本,考察人物的品性。与往年不同的是用同一人的两则不同材料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对同一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第3题,对实词考察,较为简单。要求学生积累常用实词的意思,学会知识迁移。第4题,文言翻译,要求掌握基本的文言翻译方法,注意句子中的重点实词和文言句式。第5题,对人物评价,要求准确概括并结合例子解释。
名著与现代文阅读(共22分)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