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成都站 > 中考报考 > 热点新闻 > 正文
来源:南方日报 2012-01-04 11:05:54
谁来举报
家长打孩子?
与此同时,记者还对2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采访,问题包括“你的爸爸妈妈打你吗?”“如果打,为什么打你?”“你听说过有同学被他/她爸爸妈妈打吗?”等问题。
记者发现,家庭教育中打骂孩子的现象还是十分普遍,有30%的学生反映“听说过同学被父母打骂”;近60%的学生反映有被家长不同程度打骂的情况存在,主要原因是“学习不好,不听话”。但是记者在这份调查中发现,有一位家中既有哥哥又有弟弟妹妹的女生回答被打的原因是“父母喜欢弟弟”,另一名女生虽然家中并无兄弟,但父母打骂她的原因为“不喜欢她”,还有两名男生反映“父母会因为脾气不好,拿自己撒气”。
现实中,不少父母都认为管教孩子本是天经地义之事,且这样的观念代代相传。即便父母选择了用打骂的方式来管教子女,未成年子女也很少举报父母。这从大多数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儿童遭受家庭暴力事件就能看出,举报施暴父母的,大都是邻居、或是其他热心市民。
记者咨询相关部门获悉,家庭暴力发生后,几乎没人报案,这也是儿童类家暴不容易被发现和制止的原因。而村委会、居委会虽有劝阻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义务,但一般也认为管孩子是家庭内部事务,外人不便干涉。
专家说法控制情绪杜绝棍棒
“打骂孩子就一定能解决问题?”中山市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学社工李国玲对“棍棒教育”持否定态度。在她看来,父母应慎重选择“棍棒教育”。这不仅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个人成长,同时也会将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又传递给下一代。
在否定了“棍棒教育”的同时,李国玲也建议喜欢用打骂方式教育犯错孩子的家长,不妨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首先,孩子行为已既成事实了,要冷静地对待孩子犯下的错误;其次,选用恰当的方式适当宣泄自己愤怒的情绪,孩子犯的错迁怒了家长,但家长却不应以暴制暴;再次,学会换位思考,家长该思考自己的说教方式是否确实奏效的时候了。或许一种幽默风趣的批评方式,更能让孩子自然地接受父母的建议。
律师说法管教不能超过限度
记者查找《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得知:“婚姻法中所指的‘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现在,社会上对家庭暴力的概念包括对身体、精神、性和财产的蹂躏与掠夺。”
有律师认为,家长对孩子一般采用的打骂方式,对击打的部位和力度应当适度控制,如果超越一定的限度甚至是持续长期的则应当构成家庭暴力。比如,父母或者其他家庭成员以残忍的打骂、冻饿、关禁闭、捆绑、有病不给医治、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污辱人格、歧视等暴力手段,从肉体及精神上对未成年人进行摧残迫害的行为。
面对“暴力”孩子怎么办?
有教育专家称,让孩子们学会勇敢,教会他们如何在暴力当前时大胆沉着地面对应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当然,我们所倡导的“勇敢”绝对不是“以暴制暴”,决不是别人打我一拳,我就还人一脚,而是强硬、冷静、沉着、果敢,大声地说“不”和义正辞严地警告。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1、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压正,终归大多数的同学与老师,以及社会上一切正义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坚强后盾,会坚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一旦内心笃定,就会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威慑力,让坏人不敢贸然攻击。
2、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迅速找到电话准备报警,或者大声呼喊求救。
3、如果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警察申诉报案。不要让不法分子留下“这个小孩好欺负”的印象。
总之,让孩子懂得勇敢地保护自己更加重要,我们应该注意培养他们自身摆脱困境、战胜暴力与威胁的智慧和能力。一句话,学会勇敢,会让孩子们一生受益。
【编辑推荐】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