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成都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 > 正文
来源:360doc 2011-12-07 16:07:33
【文题设计】(三)
写一篇作文,描摩现实世界或想象世界中的一种景致,希望你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题目自拟。
参考题目:风景这边独好听雨天籁秋叶飘飘月光下的遐想月上柳梢头
海之魂古道·西风·瘦马
【写作指导】
春天一到,积雪消融,绿绿的嫩尖托起了生命的幻想。放眼望一望,世界已经变的多姿多彩多媚多娇。树的苍拔之生机,湖的静谧之眷恋,瀑布的激情之倾泻,无不让你留连忘返。当你穿过经年丛生的荆棘藤蔓,惊叹于千奇百怪的石钟乳,忽然一道日光照临头顶,眼前豁然开朗:青天绿野,几疑世外桃源!使你深深感悟到人生无穷的理趣,尽在"锲而不舍"这四字真言里。所以古人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美丽的山与水,还只是大自然亿万年的杰作之一,只要细细观察,自然里会有写不尽的素材,道不完的美丽。下面的方法,也许能让你下笔有神:
第一、巧取自然之景,让内容新颖夺目。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便是典范,词人先列举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特定的看似孤立的"自然"景物,而后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语道破天机,使前面的九个"自然"景物一下子有了词人浓浓的悲愁色彩,很是新颖。
第二、细描自然之美,让语言靓丽多姿。想写活"自然",就要在把握自然景物特点的前提下,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这时,修辞便是让作文语言形象、生动起来的最佳办法。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写道:"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拟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方法是"自然类"文章取胜的一大法宝。
第三、巧抒喜爱之情,让情感与众不同。一个具体的"自然"景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抑或不同的人"感受"上结果肯定不同。《岳阳楼记》中,面对"洞庭湖"的"自然"景色,"迁客骚人"们的"感受"是"或喜或悲",而作者范仲淹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充分体现了其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骤然一新,产生了极其神奇的效果。
【例文引路】
感受自然
自然在我的面前展开了一幅秀美绝伦的巨幅长卷,牵扯着我青春的灵魂,去感悟那驿动的美丽和飞扬的灵韵。
伴着袅袅的轻烟,我走进春的梦幻,朝霞羞赧的张开了脸,静静的等待着太阳探出头来,杨树从沉睡中醒来,摆动着窈窕的身躯,摇落了一身的疲倦和疏懒,尽情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阳光照耀下,一片片叶子闪亮闪亮,泛着金光,像一个待嫁的少女在展示自己的风采,所有一切都醉了,唯独我醒其间,描下了这片清辉。
踏着丝丝的细雨,我独自漫步在夏日多情的眼眸里,垂柳温柔的编织着飘逸的长辫子,不知哪个顽皮的孩子还在上面垂下一朵小花,于是浓浓的情趣便溢了出来,缓缓的流淌着,奏出了缠绵的小曲,晶莹的水珠泻在翡翠似的叶子上,滚来滚去,风儿拂过,枝摇叶摆,活脱一幅传神的水墨画,好一个怡人的盛夏。
告别夏的最后一缕热情,我也随之步入了秋的纯静,蓦然,我看到了悠悠落下的秋叶那份静美之后,又恍然大悟,夕阳,落下了明天还会升起;鲜花,凋零了还会怒放。美,也是一样,她永远不会消失,即使在一个地方失去了,在另一个地方又会找到。
走出秋的沉吟,我惊诧冰川女皇把冬已不知不觉地带到了人间,连声招呼都不打,你千万不要以为北风咆哮,怒号,严冬的叱咤、肆虐那才是冬,其实他不缺少柔情,每当雪花飘飘的时候,一朵朵,一片片,像翩然起舞的蝴蝶,似漫天翻舞的柳絮,他们追逐着,雀跃着,我似乎听到了欢声笑语,也跟着一同兴奋起来,其实,冬也是火辣辣的。
哦,这就是自然,自然是一首小诗,充满韵律,充满内涵,我翻阅他,爱不释手,我感受它,万化冥合。自然是部旷世之著,我感受自然,永不疲倦。
【点评】自然是一曲清纯的歌,四季是一首动人的诗。感悟自然,就是唱起自己心灵的歌吟。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春的灵韵,夏的多情,秋的静谧,冬的纯美。生动的语言,深刻的感悟成就了文章的多姿多彩,摇曳动人。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