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成都站 > 学而思专区 > 独家报道 > 正文
来源:《创业家》杂志 2011-12-05 16:30:11
上市一年以来,我们也在反思一个问题:要不要改变我们原有的步伐,去满足资本市场的期待和需求?这是个痛苦的过程,我相信所有企业都会遇到,学而思也不例外。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内部有过很多痛苦的争论,但最后,我们还是决定要按照符合教育规律的方法去做企业。通过这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应该说想得非常清楚了:做强比做大更重要。跟其他一些教育机构相比,我们并没有做到40个城市的规模。我们现在是10个城市的速度,并不急于扩张。
但是,一下子拿了那么多钱,资本市场一定是希望你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核心增长点。你要说我们自己挣的钱,投出去,好说,但现在是拿别人的钱去投,心态不一样,你要为每一分钱负责任。需要做课程研发的升级,从原来的黑白变彩版,彩版变剧本,剧本变PPT,PPT变动画,这是需要大量投入的。需要吸引人才,需要去做很多的功夫,甚至是需要去试错。
前一段时间,我在教学点巡视的时候,跟一位来自内蒙的妈妈聊天,发现她是从内蒙坐着飞机,周五下午过来上课,周日晚上再回去,整个暑假,他们都在我们附近租房子来上课。我很欣慰,也很沉重:这个成本对家长很高,但你是否能够在保证课程质量的情况下,批量培养师资,让其他城市的孩子也享受高质量的课程?
培养师资要花很大的代价。上市之后,所有的财务和税务需要规范化。现在教育行业还有大量企业是现金交易,这是不符合审计需要的。学而思的财务其实承担了很大的额外成本。我们是不是能够批量地从顶尖学校吸引毕业生,经过培训之后,达到我们的要求,在其他的城市给孩子提供优质的课程?这个事情压力很大。
上市以后,很多人来找我们。北京的有,外地的也有。有3个竞争公司的内部核心团队,做的课程体系很相近,愿意整体过来,把学生和课程都带来。我们仔细聊完以后,决定不这么做。主要原因是,2007年,我们自己也曾经被挖过一个核心团队,刺激了内心,让我们决定要发愤图强。我们不希望通过挖角的方式来迅速扩张,这样对竞争公司没办法交代,融合也有问题,宁可不做。我们说服他们放弃了。学而思内心还是很保守的。
至于并购这件事情,经过很深度的思考,我们觉得教育产品还是应该采用直营的方式,确保对师资和课程质量的控制。我们基本不考虑同质化的并购,但是在新业务上,从战略考虑,可能会考虑并购手段。
可能并购在其他行业比较普遍,但是在教育这个行业,成功的概率很低很低。这可能也是新东方到目前为止并购很少的原因。第一个是文化的整合,第二个是教学课程和教学体系的融合,跟其他的重资产公司不太一样。看怎么说了,你是为了短期两三年产生一个更大的盘子,圈更多的钱,还是把这当成一个事业来做。并购了,结果在短期之内增大了盘子,但是需要三到五年去消化,消化得很痛苦,最后得不偿失,不值当。
现在大家都在思考网络教育的问题。俞敏洪也说,谁把网络这一块做好了,谁就是新东方最大的对手。我们网站现在有两三百个人,但是招人很难。对于一个很好的技术人才,你要有更高的议价,花更多的精力跟他沟通,让他理解你的想法,愿意怀着为教育做一点事情的理念去做。从互联网跨界到教育行业,说实话,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教育确实是一个良心活。我可以断定一点,在未来5到10年,最终比较成功的教育企业,创始人如果不是曾经刷过电线杆子,当过老师,讲过几十人、几百人的班,不是那样一种经历过来的人,一定不会坚持很久,要么三五年卖掉,要么去整合。一个人最根源的地方还是很重要的,将来,我最好的归宿就是回到讲台上讲课。
【编辑推荐】
第三届选拔考试常见问题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