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成都中考政策指南   2018成都中考大事记   成都中考手册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查询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成都站 > 中考报考 > 家长头条 > 正文

冲刺中考,用状元家长的经验助力孩子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紫小涵    2018-03-23 15:52:42

说两句

  •   人民日报在《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中写到家长分五层:

      NO.1 舍得给孩子花钱。

      NO.2 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NO.3 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NO.4 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NO.5 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很多家长还停留在第一层次,以挣钱为重,总说自己很忙。可你得知道 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我们醒悟过来后再弥补。

      有些毛病一旦养成,就要会花很大精力才能改正,有的甚至没法纠正!有些关键节点一旦错过,就可能很难再弥补。

      因此,不管挣多少钱,事业发展有多顺利,如果孩子的教育没有抓好,将来是会后悔的,尤其是初三这个关键节点。

      孩子进入初三,面临中考,家长要协助孩子做好学习计划,做个明智的点拨者。

      初三可能面临的2个情绪阶段

      01.疲劳烦躁期

      12月至次年1月,是孩子的疲劳烦躁期。

      表现为身心疲惫,情绪低落,心情烦躁。这一阶段,孩子们开始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系统地梳理三年所学的知识。

      大多数学生经过长时间紧张单调的学习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疲劳感。其实这就像长跑一样,长时间的运动必定会消耗大量的体力,看似很难坚持下去,但往往最艰难的时候也是最能拉开学生之间成绩差距的时候。

      这时候,家长该怎么做?

      在这一时期,家长要营造轻松愉悦的环境,改善孩子的情绪,不要因生活小事就和孩子发生争吵,以免影响孩子的情绪。

      02.恐惧焦虑期

      由于所有的知识都已复习完毕,老师会用密集的测验来进行最后的查漏补缺。还会安排两次模拟考:一模是对前一段复习效果的验收;二模是让学生尽早熟悉中考题型。

      成绩公布后,有些同学看到自己的进步,进而更有信心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但也有不少同学努力过后,没有看到自己的排名上的提升,对自己的复习效果产生了怀疑。

      这时候,家长该怎么做?

      家长应当给予孩子鼓励,告诉孩子排名没有进步不代表自己的复习没有效果,因为别人也在努力,大家都在进步。

      为了让孩子进步得更明显一些,家长可以主动找老师聊聊,告知情况,一起商量对策,给孩子一些建议。

      初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一位任教多年的班主任总结了5个初三学生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每位家长都应该了解一下:

      01.  部分同学还没有完全进入中考冲刺的状态,缺乏动力,没有时间紧迫感,不思进取,没有认识到中考的重要性。不专心听讲,作业马虎应付,甚至抄袭,违纪干扰他人学习。

      02.  部分学生自信心严重不足,少部分同学盲目自大,两极分化较严重。

      03.  有的同学学习效率不高,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做无用功,这样只会让学习事倍功半。

      有的同学学习不主动,不按时完成作业,全靠老师强迫着学习。

      04.  部分学生对学习总是三分钟热度,毅力不够,一遇困难就放弃,这其实是对自己没什么要求、不负责任的表现。

      05.  有些同虽然很听老师话,知道要好好学习,但学习方法不得当。

      这时候,家长该怎么做?

      01.收集中考信息

      初三这一年,孩子忙于各科学习,家长们要多看报纸和电视,多关了解最新的中考形势,并向有关学校和相关部门咨询中考政策信息。

      每年都有一些家长,因为对学校了解不够,导致孩子上学后,又觉得学校不适合,只得转学。

      每年四五月份的时候,许多学校都会举办招生咨询会,家长要留意参加,会上可以搜集一些学校相关资料,了解高中学校的情况,并分析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报考。

      02.找出薄弱环节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有很大差异,存在差距在所难免。

      家长不要过度关注考试分数,而要多花精力帮孩子分析哪些方面是有提升空间的。

      要冷静面对孩子的每次考试,无论成绩高低都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并对升学目标有个清醒的认识。

      要和孩子一起制订学习目标和计划,既要有总计划,又要有各阶段的小计划,计划一定要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并且可以根据学习进展适时调整。

      家长还要花时间帮孩子找出薄弱科目,对于孩子的薄弱科目,及时与老师沟通,共同想办法帮孩子补上。

      03.培养良好习惯

      家长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应酬,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可以提醒孩子进行限时练习,监督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如果孩子平时就把练习当作考试,就会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有利于中考时正常发挥。

      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巩固,家长要不断督促和检查。

      家长可以把自己平时看到的一些好的、具体的学习方法教给孩子,比如做好错题整理,以及怎么样做错题整理。

      04.当好孩子的心理老师

      面对紧张的初三生活,家长的紧张并不亚于孩子。相关心理专家提醒,家长不必过于焦虑紧张,要当好孩子的心理老师。

      到了初三,孩子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情绪波动也很大。作为家长,一定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

      初三这一年是孩子和家长最容易产生矛盾的时期,处理不当,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在紧张的初三生活中,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当好孩子的心理老师,并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

      05.督促孩子的体育运动

      针对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学习忙碌紧张的现实,相关教师认为,家长们要督促孩子坚持锻炼身体,这对学习有促进作用。

      不要认为锻炼会占用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当运动中枢神经兴奋的时候,学习中枢神经可以得到放松。因此,家长要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保证每天都能进行适当的运动。

      对于如何帮孩子度过初三下学期,我们精选了一些家长(都是过来人)的经验,分享如下:

      01.  妈妈爸爸对孩子的学习方向、目标、方法要保持一致。如有不同意见,一方必须保留,其实真的没有人敢说自己的方法就是百分之百对的,都是为了孩子好,不要还没开始教育孩子,爹妈就先起冲突了。

      02.  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妈妈别唠叨,爸爸别火爆。我们都想让孩子听进去自己的意见建议,至于方法,家长们可以自行摸索。

      03.  和孩子一起把所有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效地分解(包括平时和假期的学习内容),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必须提前制定,并且合理,切忌制定量少了,发现孩子完成后又临时加量,也要注意别制定量太大孩子完成不了,制定过程需要和孩子一起商量)。

      04.  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认真地监督,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学习计划完成情况。

      不管孩子的完成情况如何,都不要一上来就开始批评。

      一是你现在批评已经没有任何用了。

      二是下次孩子就会因为怕挨批,故意对你隐瞒自己的作业情况/测验情况。

      你要做的是让孩子(或者你们一起)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所有的检测都是在查漏补缺,我们去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的对策,就是好样的。

      05.  如果孩子逐渐投入到了中考冲刺的状态,爸爸妈妈们也要逐渐放手,别管得太紧太严。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成都中考手册

    成都中考手册

    2014年中考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中考网编辑团队将成都中考政策......[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考政策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招计划

    报考择校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分析

    重点高中

    铁路中学

    树德光华

    石室天府

    华西中学

    七中万达

    十八中学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