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成都中考政策指南   2018成都中考大事记   成都中考手册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查询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成都站 > 中考报考 > 家长头条 > 正文

2018中考外语复习迎考策略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紫小涵    2018-03-16 16:20:20

说两句

  •   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随着高考的锣声敲响,考试的氛围越来越浓,各种考试秘籍、考场必备也是漫天飞舞,这时我受邀为即将走上中考考场的学子做一些指导,真的不知从何说起,太专业吧太乏味,孩子们的大脑已容不下太多的秘籍、必备了;太玄虚吧,一如这初夏的热风,徒然撩起孩子们的烦躁,暂且以一个孩子老师的身份和孩子们絮叨几句,也算为孩子们中考壮行吧。

      想必所有的孩子系统地复习都已结束,已进入综合模拟阶段,可能都在做试题,查缺补漏,适应考试节奏了。就从这几个方面给孩子们提个醒吧,孩子们如果略有所获,也就聊以自慰了。

      中考三模过后,许多孩子觉得要么志在必得,该复习的都复习了,就等着考试了;要么手足无措,知识漏洞一大堆,哪门课都觉得没准备好。所以就会出现考得好的不知干啥,考得不好的也不知干啥,出现学习计划性不强,目标不明确等困惑。

      一、 调整心态不要盲目焦虑

      越是临近中考,学生的焦虑感越强,加上教师和家长的过分关注,孩子如果得不到有效地指导,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焦虑。这时孩子要调整好心态,中考固然很重要,但并不可怕,中考只不过是孩子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次必然的历程,和我们平常的大大小小测试一样,只要我们像平常的文化测试一样认真对待,科学计划,就一定能够取得满意的结果。

      1.一个学生信赖的教师可以减轻新生的焦虑。焦虑来自于无知和不可预测,只要我们教师精心计划,加强指导,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让学生觉得教师可信赖可依赖,让学生相信中考的过程可控制,结果可预知,就会减消孩子的焦虑。

      2.加强计划性。最后一周虽然时间短,也要制定明确的计划,每天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有了明确的计划,过程明晰,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有进步就会增加信心,就会减少焦虑。

      二、回归课本不要盲目做题

      这段时间绝大部分孩子整天忙于做试卷,一套一套的试卷做得天昏地暗而不得要领。虽然考前需要通过一定的模拟试题来训练考试能力,但一定要有教师的指导,所选试题要少而精,要具有代表性,要能够覆盖整个初中的英语知识面。1.每天坚持做一套听力试题或听课本录音,保持对听力的适应性和提高对听力试题的敏感性。2.每天坚持默写一段课文或一篇作文,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注意所选文章的代表性,例如课文中的环保、礼仪、活动等有代表性的文章。3.通过做试题,有计划地回顾所学知识点,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4.研究考试纲要,回归课本,梳理错题和知识漏洞,避免因所选试卷的局限性而遗漏问题。5.熟题生做。复习题目做多了,会产生越是熟悉的题目反而错得越多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做题时想当然,随意。在中考中,题目都是原创题,题目可能就是在我们所熟悉的题目上加以改动而成,尤其是英语,题干部分稍加改动,所选答案可就相差甚远。所以再熟悉的题目也要当做生题来做,仔细按照平时训练的做题程序,按部就班,不可省略过程,想当然的理解,尤其是阅读理解题,不可把自己的理解当做原文的观点,随意想当然地猜测。记住答案就在原题里这句话。

      三、调整节奏不要盲目熬夜

      最后一周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好节奏,以最好的状态走进考场,而不是加班加点让自己心力交瘁。

      1.在学校复习跟着教师节奏走,可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适当调整一下薄弱学科或薄弱知识点的时间,常规训练要坚持,但也不能过分让自己陷在题海中。

      2.在家里完成教师的要求外,薄弱的知识点适当增加点时间,许多试卷可以看,通过看试卷,达到复习的目的,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可以花点时间研究研究,对照考试纲要,不要做过于偏难的试题。

      3.最后学校都会给学生几天自己支配的时间,这几天的作息时间最好按中考时间安排,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中考时间是这样安排的:6月14日上午8:30-11:00语文;下午3:00-5:00物理和化学;6月15日上午8:30-10:30数学;下午3:00-5:00思想品德和历史。那么我们上午就可以迟点起床,做点准备活动,8:30准时坐到写字台前,复习或者做语文、数学试卷,中途最好不要离开,到11:00结束;下午3:00-5:00 复习物理和化学或者思品和历史。下午的科目尤其要注意时间的分配,这样可以训练自己对考试时间的适应性,提高自己对学科的兴奋点,当你走进考场时就像在自己家的书桌前一样熟悉而兴奋。其他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合理分配各学科的时间,尽量各科兼顾,即使是最强的学科也不要出现个别学科几天都不摸课本的现象,学得再好的知识也需要适时的回顾。

      4.张弛有度。时间紧时更要利用好时间,整天埋在书堆里,看似刻苦,但也有磨洋工之嫌,合理的放松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效率,复习计划文理科交叉是一种不错的放松方式,适当娱乐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掌握技巧不要迷信绝技

      训练必要的做题技巧是学生适应中考的必须,但过多专注于这些也是徒劳无益的。真正走进考场,我们应该专注于态度的认真和过程的精细,尤其是英语科目,听力测试只要平时训练得法,进入考场时尽快通览听力试题,区分选项差异,和其他科目不同的是,英语用答题卡,可以适当在试卷上做一些标记。听力测试的试卷设计是先易后难,从简单的区分读音和语义开始,再逐步过渡到出现若干个干扰选项,从短对话过渡到长对话,从直接判断过渡到推理判断,笔试的试卷可以在听力测试以后再系统完成,坚持慢做会题,稳做熟题,细做生题。基本题必须看清要求保证全对, 中等题应该细看多想力求完善,拔高题需要认真研读理解出题意图,在题目中找线索,在课本中想思路,在原文中求答案。

      最后,祝所有考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够升入自己理想的学校。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成都中考手册

    成都中考手册

    2014年中考已经向我们走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中考,中考网编辑团队将成都中考政策......[更多]

    阅读收藏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考政策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招计划

    报考择校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分析

    重点高中

    铁路中学

    树德光华

    石室天府

    华西中学

    七中万达

    十八中学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