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学习习惯
为便于阅读,您可以使用键盘左右键(← →) 进行翻页
4.3.2 学习习惯
同学们,良好的习惯并不是天生的,完全可以后天来培养。道德的培养只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让它也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就都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成为优秀的人。古往今来,伟大人物不计其数,从他们的传记或言语中常常读到“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我们能不能做到应该做的呢?我看行。
好习惯胜过好方法,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下养成好习惯的方法:
第一步,提高认识,让孩子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不是简单的告诉孩子那么简单,这点上要让孩子切身体会到有习惯和没有习惯的区别,从个人体验上明白具备一个习惯可以给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这是父母需要注意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可以发现,我们的孩子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马马虎虎,比如说考试,不是不会做而是审题不严,不确认。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德国的父母做的很好,德国孩子说爸爸我明天要去爬山行吗?爸爸很可能会问你的计划呢,没有计划不要去,从小让孩子做计划,很多事一做计划就知道可行不可行。
第二步,明确规范,制定目标。要让孩子明白什么习惯是健康的,什么习惯是有害的,习惯是一个个的具体动作,而不是一个结果,因此这里要明确习惯的含义,比如背诵单词,每天把背诵的音讯按照一定的流程顺序进行完成,即把过程中需要做的每个具体动作分解:看两遍,读两遍,抄写两遍,拼写两遍——。把这些具体的动作做到了位,坚持21天或者更长,那么这就是习惯。而把单词背诵下来只是做到这个习惯的副产品,它只是结果,不是习惯的一部分。而我们的家长往往在培养习惯的时候搞错了位置,把结果当成了习惯,因此孩子在养成习惯的时候,总是关注“背诵”了多少,“记忆”了多少。目标的制定与规范一样,要条目详细,要容易操作,要具体明确,要孩子“轻轻”努力就可以完成。
第三步,训练强化,习惯的养成,一定是训练出来的,只有“动作”的反复出现和重复,在长时间的积累下,习惯的养成才有意义,习惯的动作才能够保持稳定。在训练强化的过程中,孩子很容易出现厌倦等情绪,父母要做的是缓解孩子这方面的焦虑,不要刻意去强调结果,这样容易让习惯建立过程中出现断裂。
第四步,及时评价,评价的意义在于对习惯养成中各个目标实现的肯定,是确保孩子能够持续完成习惯养成的保证。评价不能够对结果进行,只能对各个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即完成了一个目标动作,就做出一个评价,切忌对具体的结果进行评价。让孩子过于在意结果,只会弱化孩子在习惯养成中的动机。评价结束后要有及时的奖惩,奖惩条件要提前说明,习题避免物质化。
第五步,形成环境。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形成的环境,父母在这方面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环境,减少环境对习惯养成带来的递减效应。如在培养孩子做作业方面的习惯时,父母容易违反规定,过问或者干涉孩子在作业上的方式和进程。孔老夫子说的名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这就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很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