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成都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作文 > 中考作文分析 > 正文
来源:360doc 2012-03-29 15:46:28
语文语段阅读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分值重,难度大,灵活性强,因此,也往往是学生失分较多的区域。但是,灵活中也不是没有方法可循。下面,就谈一谈其中的规律和技巧。
一、问:记叙文(或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1、第一种:渲染一种荒凉或欢快的气氛,为人物出场作铺垫。(或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2、第二种:衬托人物悲伤(或高兴)的心情。
3、第三种: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点拨:可根据语段的具体情况选择作答。
二、问:如何欣赏优美句子?
1、优美句子:运用了修辞方法,或者用了精确的形容词,或者用了多个叠词,或者用了一连串新颖的动词等的句子,一般就是优美句子。
2、出题方式:①直接给出优美句子,让考生欣赏。②让考生自己找出优美句子,再进行欣赏。
3、方法:
①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形象地(比喻)、生动地(拟人)、有力地(排比)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赞美(或愤怒、伤心等)的感情。
②运用精确的形容词:这句话运用了多个形容词,细致准确地描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
③运用叠词:这句话运用了多个叠词,富有节奏感、音乐感和韵律感,表达出了……的感情。
④运用一连串的动词:这句话运用了一连串准确动词,真实地写出了……的过程,形象而生动。
三、问:如何归纳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
1、仔细通读全文,了解先后写了几件事。
2、概括几件事的内容。做到简练而全面。
3、把概括好的事件,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点拨:如果是一件事,按先干啥、后干啥、再干啥概括。
四、如何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1、仔细通读全文。
2、概括方法:①概括出的必须是一句完整的话。②这句话包括人物、事件、结果。③表述为:某某人+事件+结果
五、问:采用第一人称有什么好处?
答: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
六、问:如何判断记叙文的写法和作用?
1、写法(1):欲扬先抑。作用: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写法(2):对比。作用: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3、写法(3):托物言志(以物喻人)。作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耐人寻味,催人思考。
七、问:如何分析继续文(或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常用词语(歌颂赞扬):拾金不昧、心地善良、沉稳果断、责任心强、助人为乐、能说会道、心胸开阔、豁达开朗、大公无私、意志坚强、坚忍不拔、智勇双全、从善如流、诚实可靠等褒义词。
常用词语(批判讽刺):贪婪自私、心狠手辣、优柔寡断、缺乏责任感、漠不关心、吞吞吐吐、心胸狭隘、自私爱财、见钱眼开、意志薄弱、韧劲不足、有勇无谋、固执己见、虚情假意等贬义词。
点拨:根据记叙文语段的具体情况分析判断,从而使用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词语。
八、问:如何填补记叙文中省略的空白(省略号或划横线的部分)?
1、填补的内容,要做到与上下文意思的衔接,符合文中的情景氛围。
2、填补的内容,行文表达上力争与原文的语言特点保持一致。
九、问:如何归纳人物的感情变化过程?
1、仔细阅读语段,寻找出文中已有的表现人物感情、态度的词语。
2、按先后顺序排序,显示出人物感情变化的过程。
3、如果问中没有明显的能够表现人物情感态度的词语,自己可以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进行概括,然后排序。
点拨:出题的方式,一般是给出几个,让考生再填出其他的词语或短语。
十、问:文中的某一段或某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第一种:句子在文章的开头。作用是:总领全文,开启下文。
2、第二种:句子在文章的中间。作用是:承上启下。
3、第三种:句子在文章的结尾。作用是: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十一、问:如何寻找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论点:是一个完整的能够表明作者观点看法的句子。一般的表述特点是:①我认为,……是……。②我们应该(要)……。③直接表述。如:《种子不怕挑战》、《熬住就是一切》、《三思而后行》、《不完满才是人生》、《心系一处,难能可贵》、《读书是风雅乐事》等等。
1、第一种:有的议论文,题目就直接地表明了论点。抄下来即可。
2、第二种:一般在文章的第一段。寻找出能够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即可。
3、第三种:在文章的结尾部分。这种情况较少。
4、第四种:没有很明显的句子可以作为论点,需要考生自己根据文章的论述归纳概括。这种情况也比较少。
十二、问:议论文的开头先引用一个故事,或者引用名人的一段话,有什么作用?
答: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十三、如何判断议论文中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比喻论证。作用:运用打比方的方法,通俗而形象地论证了……的观点(道理)。
2、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具体地论证了……的观点(道理)。
3、对比论证。通过对比,鲜明地突出了……的特点,增强了说服力。
4、引用论证。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道理),增强了说服力。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