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成都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作文 > 中考作文分析 > 正文
来源:新浪博客 2012-03-15 15:42:48
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1.
诗因子美多唏嘘,嗟分离,哭风雨。几抹残烛几多绪,泣尽伊人涕。残鸿且多情,怜尽天下慈母心。一眼深情,两行浊泪,望穿秋水……
——题记
小时候,母亲是校门前静静的守候。
铃响了,校门口顷刻间挤满了人。身边是一对对的相伴而行,而我的手却孤零零地兀自在身前摆弄。没有被攥住的温暖,没有耳边的絮语,懦弱的泪径直流下。
人影散去,依旧是一个人,两行泪。她“风尘仆仆”赶来,我却刻意倔强,一甩头,急急地逃开。
她默默地在身后跟随,蓦然回首却是强忍着欢笑却哭红了的双眼。
那一刻,我理解了——母亲是子女情绪的垃圾桶。任其发泄,独自承受……
后来啊,母亲是大腿上鲜红的印记。
雨下得很大,听不到任何声响。只一记耳光,便打破了寂静,随即便是铺天盖地的嚎啕大哭。
她板着脸——她讨厌我撒谎,但更讨厌我哭。“说了多少遍了,男儿有泪不轻弹,你还哭!”没想到,这话是一剂猛药,我哭得更大声了。她脸上闪过一丝焦急,但随即又被愤怒掩盖。她撩开我的裤管,我挣扎,却又被她抓住。她转过头,猛然一捏——无尽的哭声,无尽的疼痛。
可我清楚地看到她故作镇定的脸上的百般焦急和眼角的湿润。
那一刻,我理解了——母亲打得越深,她的心就痛得越深……
而现在,母亲是思念,伴着远去的背影渐行渐远。
上了初中,她时来探望。没有多少言语,也没有多少表情——我对她是如此冷淡。然而她却并不计较,依旧送来暖暖的饭,暖暖的衣,暖暖的被。目送她离开,不免看到她夕阳下被光镶成金色的背影。一袭热泪被冲进眼眶,簌簌地流下……
那一刻,我理解了——母亲是不计回报的奉献。
我慢慢地理解了——十六年,她不曾停歇,不曾抱怨,那份爱,那么深,那么浓……
点评:本文巧用余光中《乡愁》诗词的结构,“小时候”、“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文,概括了作者的生活历程和对母亲的理解,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而“那一刻,我理解了”一句在全文中反复出现,铭文似的语句和速度,纯朴的语言,齐整的体式,在整体上呈现出纯美的维度。作者提取了生活中三个片段,并把它化为三个意象:守候、印记、背影。而这三个意象与作者的情绪、对母亲的理解是息息相关的。在“守候”中,我们看到了“年少的任性”;在“印记”中,我们看到了“母亲滴血的心”;在“背影”中,我们感到作者的长大,如果说前两次的“理解”只是一瞬间的心灵触动,那么现在他已经彻底理解了母亲的爱,母亲的心,母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读来让人动容。
点评老师黄慧萍/新北区实验中学
【编辑推荐】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